最大“漏斗”:
  產糧大省河北地下水超採30年
  邵海鵬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積水能夠存整個冬季。結冰後,小孩都可以在上面溜冰。”河北省邯鄲市肥鄉縣天台山村一位翟姓村民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說,而現在,大雨過後,村裡面坑塘處積滿水後,水下滲得很快,都存不住水了,坑塘都頂不到冬天。
  天台山村地處天台山沉降區,位於邯鄲市的東南部,是地下水超採的重災區,地下水位年下降超過1米。
  從澗溝開始,河北省地下水採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晚期。而如今卻面臨著無水可用的境地。
  河北省地下水超採量和超採面積均為全國的三分之一,是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並由此引發一系列生態和地質災害問題。
  4月8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強縣調研,重點強調了當地地下水超採的治理問題。
  4月下旬,《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赴衡水市武強縣、邯鄲市肥鄉縣等地下水超採嚴重地區,探尋當地水資源、農業和城鎮化發展的矛盾。
  超採30年
  4月的華北平原,蔥綠的麥苗一望無垠。穀雨剛過,冬小麥正在拔節。這個時候,也正是麥苗最需要水的時候。進入春灌期,田野中機井轟鳴,地下水沿著軟塑料管道流向麥田。
  但就連當地官員也感嘆,這樣的景象還能持續多久。
  武強縣水務局局長張建國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自從上世紀90年代,全縣的生產生活用水就開始完全依賴地下水。這導致深層地下水靜水位以每年0.8~1.2米的速度加速下降。由原來的70米下降到如今的地下90米。
  “地下水的持續下降,直觀的後果就是機井報廢率升高,農業的灌溉成本增加。特別是地面沉降。近30年來,武強地面沉降0.7~0.8米。”張建國說,如果這樣持續下去的話,再過四五十年,將面臨沒有地下水可用的現實。
  還有一種表象就是地面沉降裂縫。天台山村村民向本報記者回憶說,一二十年前,當地坑塘處曾經出現過三四個地裂縫,裂縫來得突然,村民們不知所措。
  “當時沒人敢去查看裂縫,這因為裂縫周邊是淤泥,不安全。”一位郝姓村民告訴記者,相伴隨的還有牆面的裂縫。
  本報記者在天台山村看到,儘管坑塘裂縫已經被泥沙淤平,但牆壁裂縫清晰可見。
  資料顯示,自從1963年3月在邯鄲市發生地裂縫以來,河北平原地區地裂縫不斷出現。
  2006年,河北5縣出現地裂。截至那時,河北平原區已發現地裂482條,影響到7個城市的近70個縣(市),給工廠、學校、民房、道路等交通設施造成了一定的破壞,有的甚至“引起群眾恐慌,影響社會安定”。
  當時,官方給出的結論是,地裂禍起地下水超採,與地震無關。
  邯鄲市水利局工作人員劉洋對記者表示,對於這些地質災害,因為受監測資料和監測手段的限制,無法明確它們發生的確切原因以及地下水超採的具體影響程度。
  不管怎樣,河北省成為地下水超採的重災區已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資源型缺水省份,河北省境內還沒有大的江河。為了滿足工農業以及居民生活用水,從上世紀80年代起,河北開始超采地下水,年均超採50多億方,已累計超採1500億方,面積達6.7萬平方公里,超採量和超採區面積均為全國的1/3。
  地質勘探部門的資料顯示,河北深層地下水位正以每年0.5至1米的速度下降,該省當前的深層地下水位較之上世紀50年代已下降40至60米,華北地區或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
  農業節水之困
  河北省是全國13個糧食主產省之一,而農業絕對是用水大戶。
  在河北農村,隨處可見的機井,依舊不斷透支著地下水,但生產之需、監管之難都預示著農業節水之困。
  農業綜合開發10年,河北省在2013年實現新增糧食產能占全國1/4。根據河北省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3年河北省糧食播種面積631.6萬公頃,總產量3365萬噸。河北省農業綜合開發的目標是到2015年,建設300萬畝高標準節水農田。
  目前,農業用水基本上能夠占到社會總用水量的七成以上。就以邯鄲來說,2012年全市用水20.7億方。其中,農業用水量為15億方,占總用水量的比重為72.2%。
  本報記者在當地採訪時瞭解到,原先華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兩年三熟,建國後,為了提高糧食產量,變更為一年兩熟。一季小麥,一季玉米。即便是現在,華北平原的灌溉方式也不先進,為了滿足農業生產,只有大量開采地下水。
  “不只是這裡在抽(地下水),別的地方都抽。”上述翟姓村民對本報記者說。
  劉洋告訴本報記者,這一塊要監管起來很困難。因為地表水無法滿足用水需求。只需要到縣水利局備案後,村民就可以自行打井。
  而對於農民來說,農業要進行灌溉,尤其是大田作物,不需要支付水費,只需要付電費。電費成為農民進行灌溉的主要制約因素。
  與此同時,小農經濟下所形成的地塊分散,導致噴灌、滴灌這樣的節水技術很難推廣。劉洋表示,不包括水源工程,田間採用噴灌設施,大概需要1600~1700元。滴灌比采地下水灌溉高200元。雖然政府有補貼,但是農民仍然沒有動力。
  “這主要在於農民一般只關心眼前利益。前期的投入,後期的維護管理,都需要費用。往往是後者的成本更高。農民看的不是節水效應,更多的是經濟效應。只要將水引到田地裡面,收上莊稼就行了。不會關註環保問題。”劉洋說。
  缺水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衡水。武強縣農牧局副局長張金芳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儘管農業是耗水大戶,但是作為全國糧食產能大縣,武強縣每年為生產5億斤以上的糧食,不得不開采地下水。
  張金芳表示,作為主要的耗水作物,冬小麥在生長周期內需要3~4次的灌溉。占整個農業用水量的近七成。但不能因此就一味要求調整種植結構,還得根據農業的實際情況來定。目前來看,主要問題是農業用水的利用率不高。
  為發展節水農業,張金芳介紹,一要改變灌溉方式,寬畦改窄畦,長畦改短畦;二要在關鍵時期,也就是選擇農作物生長周期內對水最敏感、對產量影響最大的時期灌水。除此以外,深耕深松、選用抗旱品種,推廣覆蓋保墒等措施也被採用。
  4月8日,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在衡水市武強縣調研時指出,解決地下水超採問題,節約用水是重點。農業是節水的重點領域,要適當調減高耗水作物的種植,大力發展節水旱作農業。
  面對近年來農業生產的代價,“十連增”背後,中央已經不再單純強調增產,而是更為重視糧食的安全以及農民的增收。這種以犧牲地下水為代價來維持糧食增產的農業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
  為了破解農業生產與地下水開采的矛盾,河北省省長張慶偉說,河北將積極調整種植結構,適當壓減冬小麥面積,改種玉米、棉花等低耗水農作物,鼓勵改種青貯玉米、苜蓿等飼草作物。同時,加快水利工程建設,採取引水、調水、蓄水等一系列措施。
  “上項目,先看水夠不夠”
  除了農業,河北省在城鎮化發展過程中,同樣面臨著水資源的壓力。
  自從十八大以來,新型城鎮化被賦予重要使命。根據《河北省經濟發展報告(2014)》藍皮書,2013年,河北省城鎮化率為48%。這一數據低於53.73%的全國平均水平。與北京的86.3%、天津的83%存在較大差距。
  伴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提出,河北將面臨資源環保和經濟發展的雙重壓力。尤其是考慮到水資源承載能力,在衡水考察時,汪洋特意提到,要遏制高耗水產業發展,防止盲目擴大城鎮規模。
  高耗水的背後是產業結構的不合理。這導致的不但是產能過剩,還有水資源的過度開采。要改變這種情況,就要量水而行,因水制宜。
  河北省水利廳水資源處處長郭卓然對媒體表示,過去是先建項目,然後找水。將來是要先看水夠不夠,然後再決定能不能上項目。這是節水思路的轉變,也是發展方式的轉變。
  實際上,在河北省出台全國首個省級《關於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意見》後,2013年,邯鄲市開始實施控水方案。把水資源論證作為建設項目審批、核准和開工建設的前置條件,禁止建設高耗水、高污染、低效益項目。
  “方案的實施將倒逼產業的轉型,有效控制重污染企業的進入。尤其是政府將水資源的管理作為水利改革發展考核的主要內容,並將考核結果作為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劉洋表示。
  為防止城市規模的過度膨脹,2011年,北京市提出“因水制宜、量水而行”,將水資源承載量作為支撐城市發展和人口規模的重要決定性因素。對於地下水超採嚴重的河北省來說,2014年,國務院開始啟動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試點工作。
  汪洋強調,通過“控”、“蓄”、“養”,增強水資源可持續供給能力。積極推進水價改革,充分利用市場機制,調動社會力量參與地下水超採治理,促進各行各業節約用水,建設節水型社會。
  儘管有外來水源,如南水北調、引黃入冀,但是從根本上,還是要改變過去粗放的用水方式,按照省級意見要求,建立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劉洋說。製圖/蔣浩明(劉洋為化名)
(編輯:SN0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06aqnvl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